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如何生产低苦味啤酒。低苦味啤酒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啤酒类型,它非常容易入口,今天555000a线路检测中心的小编就和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如何生产低苦味的啤酒吧。
在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中生产低苦味啤酒,需从原料选择、糖化工艺优化、麦汁处理、发酵控制及后处理等多环节协同调整,以下为具体方法:
一、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麦芽选择
选用苦味值较低的麦芽品种,如淡色麦芽,其本身含有的苦味物质相对较少。
控制麦芽的烘焙程度,避免过度烘焙导致苦味物质增加。
酒花选择
选择苦味较淡的酒花品种,如香花型酒花,其α-酸含量相对较低,苦味贡献较小。
可以考虑使用酒花制品,如酒花浸膏、颗粒酒花等,其苦味物质含量和释放特性可通过工艺调整。
辅料使用
适当添加大米、玉米等辅料,可降低麦汁中蛋白质和多酚物质的含量,减少苦味物质的生成。
二、糖化工艺优化
糖化温度与时间控制
采用低温糖化工艺,糖化温度控制在62 - 65℃范围内,延长糖化时间至90 - 120分钟,有利于β-葡聚糖的分解,减少多酚物质的溶出,从而降低苦味。
避免高温糖化,因为高温会促进多酚物质的氧化和聚合,增加苦味。
pH值调节
在糖化过程中,将pH值控制在5.2 - 5.6之间,有利于酶的活性和麦汁的过滤,同时可减少苦味物质的溶出。
可以使用磷酸、乳酸等酸味剂来调节pH值。
三、麦汁处理
麦汁煮沸
控制煮沸强度和时间,煮沸强度可控制在7 - 10%,煮沸时间90 - 120分钟。过强的煮沸强度和过长的煮沸时间会导致酒花苦味物质的过度溶出和异构化。
采用分阶段煮沸工艺,在煮沸初期加入部分酒花,主要起到杀菌和形成热凝固物的作用;在煮沸后期加入剩余酒花,以增加酒花的香气成分,减少苦味物质的溶出。
酒花添加量与添加方式
减少酒花的添加量,根据啤酒的苦味要求,将酒花添加量控制在0.1 - 0.2%之间。
采用多次添加的方式,将酒花分多次加入煮沸锅中,使酒花中的苦味物质和香气成分均匀溶出。
麦汁澄清
加强麦汁的澄清处理,去除麦汁中的热凝固物和冷凝固物,这些物质中可能含有一些苦味物质。
可以使用回旋沉淀槽、硅藻土过滤机等设备进行麦汁澄清。
四、发酵控制
酵母选择与接种
选择苦味吸附能力较强的酵母菌株,如某些特定的下面发酵酵母。
控制酵母的接种量,适当的接种量可以促进酵母的快速繁殖和发酵,减少苦味物质的生成。一般来说,接种量可控制在10 - 15×10⁶个细胞/毫升。
发酵温度与压力
控制发酵温度在10 - 12℃范围内,低温发酵有利于酵母的生长和代谢,减少苦味物质的生成。
在发酵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压力,一般为0.08 - 0.12MPa,有利于酵母的沉降和苦味物质的吸附。
五、后处理
过滤与离心
采用板框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或离心机等设备对发酵后的啤酒进行过滤和离心处理,去除啤酒中的酵母、蛋白质等悬浮物,进一步降低苦味。
巴氏杀菌
控制巴氏杀菌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时间导致啤酒中苦味物质的增加。一般来说,巴氏杀菌温度可控制在60 - 65℃,时间15 - 20分钟。
六、质量检测与调整
苦味值检测
定期对啤酒进行苦味值检测,使用国际苦味单位(IBU)作为衡量标准。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确保啤酒的苦味符合要求。
感官评价
组织专业的品评人员对啤酒进行感官评价,从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对啤酒的苦味进行微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